原标题:安徽天长工会打造“职工文艺大思政课”(引题)
职工“文艺达人”演身边人说家乡事(主题)
本报记者 陈华 本报通讯员 吴意坚
荷花绽放、荷叶摇曳,一片宁静美好中,突然,侵略者的魔爪打破了这份祥和,新四军战士们挺身而出,赶跑了侵略者……这是由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千秋街道职工自排自演的舞蹈《城西往事》的一幕。
舞蹈《城西往事》取材于抗战时期新四军战士在天长城西带领群众抗击日寇的故事。舞者们通过刚柔并济的演绎,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让观众在舞蹈艺术中,感悟红色文化的力量,铭记家乡土地上的热血往事。首场节目一经演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城西往事》的表演者都是来自千秋街道机关和各社区的一线职工。“排练这支舞蹈,我们前前后后用了近3个月时间,白天大家要忙工作,我们都是下班以后和休息日才能集合到一起排练。”千秋街道职工舞蹈队队长缪慧荣说。
虽然这是一支改编的舞蹈,但对于没有专业基础的普通职工来说,难度并不低。能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家乡的故事呈现出来,缪慧荣和她的队友们倍感欣慰。
演身边人、说家乡事,这不仅让观众倍感亲切、更容易受到思想触动,也让演员们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而这正是天长市总工会依靠职工创新打造“职工文艺大思政课”的总体思路。
2024年以来,天长市总结合创新打造“职工文艺大思政课”的目标,动员组织机关企业单位职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作编排了舞蹈《洗衣歌》《从来银杏不负秋》《城西往事》,健身舞《时代感》,合唱《敕勒川》《枕着光的她》,朗诵《五月的赞歌——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情景剧《科技礼赞》等1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符合职工特点的文艺节目。其中,两个节目在2024年全国总工会开展的职工作品展演中荣获二等奖。
依托这些节目资源,今年以来天长市还成功举办了慰问企业职工专场演出、庆祝建党104周年职工文艺汇演以及经典阅读、读书演讲等多场职工大思政课活动。
“我们在职工大思政课中,一般都会穿插一些由职工自排自演、启迪职工思想、提升职工素养的文艺节目。”天长市总工会副主席朱安玲介绍,“一方面可以增强活动效果,一方面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更多基层工会繁荣职工文艺创作,丰富‘职工文艺大思政课’内容。”
相对于台上讲台下听这种传统思政课模式,文艺大思政课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和更接地气的内容更容易得到职工的认可。在促进职工文艺创作过程中,天长市总和各基层工会发掘了一批文艺创作人才。
杨国海是一名外卖小哥,爱好唱歌,经常把自己和朋友唱歌的视频发布在个人抖音号上。在平台工会的引导下,今年他开始用自己的抖音号拍摄记录一些自己与同事工作和随手助人的视频。这个夏天,他还策划了给环卫工人送一瓶水活动,让受众对炎炎夏日里户外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短短几个月,他的抖音粉丝量上涨到了3.9万。
“短视频记录了我们的工作日常,也记录了和我们一样从事户外工作的劳动者,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们这些群体。”杨国海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看到我拍摄的短视频,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心。”
杨国海所在平台工会负责人陆从伟表示,通过杨国海拍摄的短视频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外卖小哥这个群体,“这应该就是我们依靠职工创新开展职工大思政课取得的成效”。
潘华均是安邦电气公司的一名普通操作工,爱好读书学习的他,经常会在公司工会的读书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今年,经公司工会推荐,他先后两次参加了天长市总举办的读书分享和读书演讲活动。他的精彩表现均获得了观众和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可。他还把自己的读书心得、生活随笔写成文章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得了众多读者的留言点赞。
“无论是杨国海、潘华均还是其他职工文艺创作者,都让我们看到了基层职工的无限创造力,这也必将成为我们开展好职工大思政课,加强职工思想引领的不竭动力。”朱安玲说,目前天长市总正在筹建“天长职工文艺作品库”,通过付酬征集的方式,长期征集职工创作的歌舞、文章、诵读、书画、摄影、微视频等作品,并将其运用到线上线下各类职工大思政课堂中,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创新提升职工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配配查-配配查官网-在线炒股配资-在线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